環境要求
1、燈光系統設計
錄播系統的效果不但與攝象機、音視頻采集等設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與燈光和聲響系統的設計有著很大的影響。在這方面進行適量投資,就能很大程度的提高節目質量。
總原則:教室遵循均勻布光原則。
在教師區采用均勻布光,學生區采用均勻布光,教師區布光可增加使用黑板燈。
對于燈光的設計并不復雜,由于國家對建筑照明有詳細的標準,重點強調兩個方面,一個是必要的照度,一個是限制功率。就是說要保證健康,還要節能。對于普通教室國標的照度要求是300lx(勒克斯),功率的要求是,現行值為每平米11瓦,目標值為9瓦。目前市面上的燈具,能達到這個要求不是很多。必須使用36瓦直管三基色日光燈,才能達到這個標準。拍攝電視節目要求燈光不僅一個亮度值,還要求色溫一致,顯色性高。普通的光源和燈具很難達到標準。就目前能夠采購到的燈具中,格柵燈是比較理想的選擇。
它的優點是攝像機不容易呲光,人員不會炫目。這種燈有兩個系列,主要是燈管長度不同,有36瓦和18瓦兩種。同是三基色燈管,36瓦的燈管每瓦90lm(流明),18瓦的只有70lm。因此建議學校使用36瓦的燈管,它發光效率高。要使用電子鎮流器,因為它沒有頻閃。電感鎮流器有50赫茲的頻閃,人眼的感覺不明顯,但攝像機對此很敏感。還要注意燈具的安裝方向,教師與學生不應看到燈管。即燈具長度方向垂直于教室的前后方向。荷蘭飛利浦公司推出的第二代熒光燈,管徑縮小到26mm,稱之為“T8直管熒光燈”,較原來的T12( 管徑38mm)節電10~15%,特別是在配套部件無須改變的情況下就可用T8直接取代T12,因此T8在世界各國得到了迅速推廣。近來國際上又推出使用電子鎮流器用于高頻工作的T8熒光燈,比常規T8又節電10%,系統光效接近100流明/瓦。
燈管的色溫問題要特別說明,色溫對應攝像機來說叫做“白平衡”。一般攝像機大多使用自動白平衡,原則上說燈光型和日光型都可以,但要求色溫一致,不能混用。攝像機的白平衡會自動跟上。所謂色溫,簡單地說是人眼看到燈管發光的顏色。一般學校大多習慣日光色,即色溫為6500k的。實際上超冷白色,即色溫4000k的燈光比較好。對于色彩的還原較好,但這種燈管不易采購。
燈具的數量與總功率有關,錄播教室照度大于普通教室,教師區在700lx左右,學生區在500lx左右。這樣計算:教師區燈的總功率=教師區的面積(平方米)x 25瓦,教師區的面積一般為:教室的寬度x 2米。例如,教室寬8米,面積為16平米,總功率為400瓦。
黑板燈方案:3組36瓦x 2 的格柵燈,3組36瓦x 2 的黑板燈。格柵燈位置在黑板前1米處,中心1個,左右各1個,間距平均分配。黑板燈位置距黑板2米5的地方,中心1個,左右各1個,間距在黑板的范圍內平均分配。對應在投影幕前的燈,應單獨設開關,必要時可單獨關閉。
學生區:學生區的功率=學生區的面積X 15瓦。例如,學生區60平米x15瓦=900w。如果使用36瓦x 2 的格柵燈,應使用12個,平均排列為3列4排。36瓦x 2 的格柵燈,長1.2米,寬0.3米。
格柵燈有3x36w的規格,這種燈比較適合0.6米吸音板吊頂,安裝簡單。如果使用這種燈,燈的數量相應減少,排列方式也會有變化。不管用哪一種燈,原則是均勻排布。
總原則:教室遵循均勻布光原則。
電子白板或電動幕布前的燈光應單獨設置電源開關,可獨立開啟或關閉。
可選:黑板前可設置板書燈光,如果設置板書燈光,也應單獨設置電源開關,可獨立開啟或關閉
實例參考圖:
2、吸音處理
材料吸聲材料(或結構)的類別很多,形式也有多種多樣。但從內裝修的形式上可歸納為下述三類:
1.暴露型:即吸聲材料直接配置在教室內表面。如在墻體或吊頂的龍骨下設置礦棉吸聲板、織物毯、玻璃棉板(有薄膜貼面)和鉆孔聲結構等。
2.裝飾型:即在吸聲材料的表面作各種滿足裝修要求的飾面材料和結構,如在吸聲泡沫塑料外蒙阻燃織物、錦緞、喇叭布或設置木條、金屬管等。
3.隱蔽型:在透聲的屏障后配置各種吸聲材料或結構
4.窗簾的選擇:應選用雙層,遮光、厚重、表面粗糙的窗簾。
這類窗簾通常由兩層組成,一層為遮光布,一層為普通窗簾。遮光布,保障教室內的光線不受到外面陽光強弱對攝像機攝像效果的干憂;普通窗簾可進行吸音,讓教室擁有一個更良好的聲學環境。
遮光布根據其遮光性可以分為三類:半透光性,適合一般辦公場所,能與周圍的良好環境得到溝通。半遮光性,可遮擋目光,看不見室內外人物景象,但有光感。全遮光性,完全無光適合臥室與影視教室。對于遮光布遮光性的鑒別,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將遮光布對著燈光照一下,其光線的穿透程度一目了然,在錄播教室中應采用全遮光性遮光布。
窗簾從材質上分,窗簾有棉質、麻質、紗質、綢緞、植絨、竹質、人造纖維等等。其中,棉、麻是窗簾常用的材料,易于洗滌和更換,從吸音上考慮建議采用棉、麻類的窗簾。
3、溫度和濕度要求:
機房的環境溫度和濕度滿足下表的規定;
注明:1、機房內工作環境溫度、濕度的測量值是指在設備機柜前后沒有保護板時,距離地面1.5米以上和距離設備前方0.4米測量的數值;2、短期工作條件指連續工作不超過48小時和一年累計工作時間不超過20天;
4、供電的要求:
1.擴聲系統交流電源的負荷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民用建筑電器設計規范》JGJ/T16-92中第3.1.1.1條所規定的一級負荷標準。
2.擴聲系統電源應從變配電所內的低壓配電屏(柜)供給二路獨立電源連接凈化電源,與擴聲控制室配電箱(柜)內互投。配電箱(柜)對擴聲用功放設備采用單相三線制(L+N+PE)放射式供電。
3.擴聲設備的電源應由不帶可控硅調光負荷的照明變壓器供電。當照明變壓器帶有可控硅調光設備時,應根據情況采取下列防干擾措施:
可控硅調光設備自身具備抑制干擾波的輸出措施,使干擾程度限制在擴聲系統設備允許范圍內。
引至擴聲控制室的供電電源干線不應穿越可控硅調光設備的輻射干涉區。
引至調音臺或前級控制臺的電源應插接單相隔離變壓器。
4.引至調音臺或前級信號處理機柜、功放設備等交流電源的電壓波動超過設備規定時,應加裝自動穩壓裝置。
聲明:本文只做技術研究討論,請勿用于非法目的,如果惡意使用造成任何法律責任本站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