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監控系統桿件基礎施工標準
一、桿件基礎
1、桿件基礎要求
(1)桿件基礎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文明施工,開挖前應對交底內容進行復核、勘察和試驗,確保完全掌握開挖基礎真實管線環境下方可進行施工,施工過程中需注意地下原有管道及線纜纜的安全。桿件基礎采用明挖法施工,必須垂直下挖,四方有形,對基底及基礎四周應先整平、夯實,澆筑前應確?;鶎踊觾葻o淤泥、雜物及積水。
(2)基礎開挖時,如遇碎石等不易開挖的土方,原則要用手動風炮進行破碎處理,如遇手動風炮不能處理的路面,經現場認可、簽證后,方可使用鑿巖機。
(3)開挖過程中,對開挖出的泥土、石塊等要及時清理,要盡量減少對周邊綠化、道板的損壞。
(4)基礎的鋼筋籠應放在基礎正中,在澆筑過程中應臨時固定,同時確保鋼筋籠的基礎頂板平面水平,即用水平尺在基礎頂板垂直兩個方向測量,觀察其氣泡必須居中,必須注意地角螺栓放置角度,保證安裝挑臂時與馬路垂直。
(5)鋼筋籠中間與窨井之間應預埋 2 根φ75 PE 穿線管,所用管材壁厚要求 5mm 以上,在穿線管口預先用塑料紙或其它材料封口,以防止混凝土澆搗時混凝土漏入穿線管中,造成穿線管堵塞,同時要做好鋼筋籠螺栓的保護。
(6)澆筑混凝土時,注意不能污染路面,嚴禁將與混凝土傾倒于路面。為保證鋼筋籠不被混凝土沖歪,應將混凝土從鋼筋籠中間倒入基礎坑內,在倒入 1/3 部分后用振動棒震實,再倒入 1/3 部分后用振動棒震實,全部倒入后再震實,保證混凝土均勻沒有蜂窩、空鼓。為保證混凝土質量,澆筑的混凝土不能出現離析現象,如果出現應該重現攪拌監控立桿預埋件基礎混凝土澆搗必須密實,禁止混凝土有空鼓。
(7)混凝土澆筑完成前,需再次確認鋼筋籠的基礎頂板平面水平,即用水
平尺在基礎頂板垂直兩個方向測量,觀察其氣泡必須居中,如不水平,需調整。
(8)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鋼筋籠的基礎頂板平面應與混凝土表面齊平,對于開挖在指定綠化、道板或相關部門有要求的桿件基礎,鋼筋籠的法蘭盤頂面與混凝土表面需距離綠化泥土表面、道板頂面 20 公分,以便于學校、公路制定的相關單位進行綠化、道板恢復,其余則與原有周邊頂面齊平。
(9)混凝土澆筑完成,表面水分蒸發后有可塑性時,基礎表面應二次抹面,整平,基礎應成正方形,邊緣整齊,棱角分明。
(10)混凝土必須要養護一段時間,以確?;炷聊苓_到規定的安裝強度。
2、桿件基礎具體施工
基礎的結構、尺寸,參考下圖所示:
基礎尺寸圖
基礎的施工要求應包括:
(1)基礎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地應先平整,夯實,控制好標高;基礎混凝土強度≥C25,基礎尺寸滿足長度≥1.0 米、寬度≥1.0 米、深度≥1.4 米,抗七級地震和十二級大風。開挖完成后確保尺寸達到要求,如上圖。
(2)在澆筑基礎混凝土時,應注意使定位法蘭盤與基礎對中,控制好預埋件的標高及水平,并應根據路況對基礎法蘭盤的方向進行適當的調整,地籠法蘭應相對地面(水平面)下沉 20CM 至 30CM,方便施工完成后的基礎恢復。
(3)基礎與桿前手井之間應有穿線管,使用 PE 管,條件允許建議使用鍍鋅鋼管,使用雙管布設,強弱電分開走,且放置預留鐵絲。先將鐵絲的一端彎成不封口的圓圈,再將鐵絲穿入管路內,在管路的兩端均應留有 10~15cm 的余量。
(4)基礎法蘭盤上鋼筋按圖紙標準攻絲,配鍍鋅螺絲兩個、平光墊圈和彈簧墊圈各一個。
(5)地腳錨栓采用 Q235 鋼,連接螺栓、螺母、墊圈均采用高強度部件,并
進行防腐及對螺紋進行離心處理。
基礎開挖
(6)桿件基礎規格如下表:
桿件橫臂長度單位長度寬度深度單位體積大小單位
說明:在桿件基礎開挖過程中,可以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做變通,當遇到大巖石、下水管道、通信線纜管道時,需要對基礎尺寸做對應調整,可以適當挖長,挖寬,挖深,保證總體立方數不小于設計標準。
(7)混凝澆筑
根據合同簽訂的要求澆筑相應標號的混凝土,混凝土澆筑到大概總方數的3/5 時,放置固定桿件的地籠,一定要注意把基礎籠子上方的法蘭盤壓至水平位置,且法蘭盤要求和下面的混凝土緊密接觸,切忌留有縫隙,存在縫隙時,籠子螺桿會因為桿件的搖擺而破損,導致發生事故概率增加,過程如下圖:
地籠,澆筑及水平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將已經彎好且管頭用膠布封閉好的兩根32 毫米的預留管放置到位,一端放進過線井或桿前井內,一端從地籠法蘭盤的中心孔穿出,如下圖:
預留管道
基礎埋好后應先進行保養,水泥冬天保養7 天,夏天保養 5 天,,保養完成后安裝立桿、配電箱和接地體。
三、桿件安裝要求
1、桿件安裝應確保設備良好固定,同時滿足如下要求:
(1)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
(2)桿件安裝前應現場查看,以確定立桿長度、基礎大小和管線長度等,保證違法采集設備設在抓拍車道的中央上方,誤差在 20cm 內。
(3)桿件及桿件上所有設備安裝后,桿件立柱臂應與地面垂直,桿件懸臂應與道路中心走向呈 90 度直角,桿件懸臂與立柱臂呈 91 度-92 度夾角。
(4)桿件安裝后,應及時進行接地施工,對于沉降的基礎,要求用細土恢復至與基礎四周路面齊平,以便其他單位進行道板及綠化恢復施工。
2、桿件施工規范和要求
(1) 對現場進行安全警戒,對必要路段進行封鎖,防止無關人員進入工作區域,確保施工環境的安全。
(2) 立桿中心線應與水平面垂直,橫桿應與立桿垂直;需要立桿監控點的地籠法蘭盤清理干凈,用水平尺測量好各個方向的水平度,發現不水平的方向及時調整水平。如下圖:
(3) 在立桿底部手井到各桿件出線孔之間應放置穿線用鐵絲;
(4) 施工完畢后,地腳螺栓外露長度宜控制在70-80mm 內,用兩個螺母緊固,并用黃油進行密封加以防腐保護。桿件安裝起來后,緊上螺絲之前,加墊片,建議每個螺桿安放兩塊方形墊片,防止加固螺絲時,墊片受力變形,如下圖所示:
(5)橫臂與主桿螺絲安裝結構和配件說明如下圖:
(6)桿件立好后,桿件的基礎需要用混凝土將整個基座完全包封,以免螺絲在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導致生銹。在用水泥將螺絲封好之前,需將接地角鐵跟桿件的法蘭盤焊接好,如下圖要求所示:
接地體焊接
基座水泥包封
混凝土養護冬天保養7 天,夏天保養 5 天,以確?;炷聊苓_到一定的安裝強度。
四、桿件安裝接地
1、接地體的要求
接地體結構、尺寸如下圖所示;接地體施工要求應包括:
(1)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的有
關規定;
(2)接地體的焊接應采用搭焊,搭焊長度為鋼管直徑的 6 倍;
(3)接地體安裝點下方應無任何管道、線纜經過;
(4)接地體安裝深度如接地體安裝示意圖所示;
(5)接地體安裝完成后,應使用接地搖表測量接地電阻大小,要求接地電阻小于 4Ω。備注:雨后不應立即測量電阻。
(6)室外配電箱及桿件都應接到此接地極上。
接地體安裝結構圖
(7)在開挖好基礎的四個角分別打入 1 根熱鍍鋅防雷角鐵:兩個角鐵之間距離要求達到 1 米;防雷角鐵要求:角鐵長寬(50*50*1500)角鐵上面再加焊一條扁鐵(30*30*“1500”)1500mm 。
前端監控點的防雷接地接地電阻要達到4Ω以下,必要時需要在基礎的附近增加接地體或補加接地樁,或使用降阻劑等手段達到接地電阻的標準。立桿整體接地形式如下圖:
整體接地結構
聲明:本文只做技術研究討論,請勿用于非法目的,如果惡意使用造成任何法律責任本站概不負責!